您现在的位置:首页 > 黄陵文典黄帝研究卷

[上一记录]  [下一记录]

“人文初祖”和“中华始祖”的历史认可——从马驌《绎史》论黄帝谈起

王友怀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 清人邹平马驌搜罗自开辟至亡秦有关资料,编纂《绎史》一书,因获“马三代”之美誉。这位“马三代”于《绎史·黄帝纪》后面作论述按断说:
  炎帝之末世,参卢是谓榆罔,政务束急,诸侯携贰,蚩尤氏是始作乱,为甲兵以暴虐天下,延及平民。寇贼喊捉奸宄,榆罔弗能正也,而益侵陵诸侯,诸侯皆畔,爰归黄帝。黄帝,少典国君之子也,生而神灵,修德改政,习用干戈,战炎帝于阪泉,禽蚩尤于涿鹿,四征弗庭,罔不率服,诸侯尊之,遂王天下。盖自太古以来,以武功定天下,黄帝其首称也。世之言黄帝,多怪诞不经,谓驯扰猛兽以战炎帝,夫猛兽恶可驯邪?《书》曰:“如虎如貔,如熊如羆。”意或军帅勇武之号,如后世之虎牙骁骑者,而《列子》以为猛兽有人心,是妄也。言蚩尤者则曰铜头铁额,八肱八趾,兴云吐雾以迷军士,天遣玄女与魃。始克制伏之。彼蚩尤,姜姓之诸侯,非异类也。亦惟持其强暴,乘炎帝之衰,阻兵称乱,如后世之窃据僭号者,抑或诡异其名,以愚百姓,如后世之黄巾、赤眉,执左道以惑众者。黄帝修德抚民,以仁易暴,汤武之事,足以征矣,奚必徵召鬼神而后克济哉?黄帝既有天下,设三公六相以为辅,乃造律吕,正历数,作舟车,通货币,制书契,奏《咸池》,文明大备,端冕垂裳,而天下治矣。享国百年而崩,百姓讴思,历世犹不辍焉。逮秦、汉之际,方士者流始托为神仙之说,以蛊惑当世之人主,谓帝得秘文内诀,召致天神,遍历名山,访真证道,长生度世,骑龙上升,举一切迂怪之谈,悉附会之黄帝,故备论其事,俾读史者知所去取焉。
  这段文字的意思是:《绎史·黄帝纪》虽然罗列了不少有关皇帝的资料,但读者利用这些资料时则要审慎,知道什么可取什么不可取,不要为怪诞不经之言,托为神仙之说所迷惑。马驌在这里所持的态度是科学的。这就对我们有所启发。三代离我们远矣,文献已不足征,更何况炎黄之际!我们利用有关的资料,一定得以科学的精神对其分析,透表及里,去伪存真,而有所发现。如何认识黄帝和评价黄帝,于此,我想谈一谈个人看法。
  黄帝是远古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先驱
  黄帝和他以前的伏羲氏、神农氏有所不同。伏羲氏大约还处在渔猎时代。《尸子》曰:“伏羲之世,天下多兽,故教民以猎。”所以那时的先民只能“饥即求食,饱即弃馀。茹毛饮血,而衣皮韦。”(《白虎通》)到了神农氏时代才有农耕。《白虎通》说:“古之人民,皆食禽兽肉。至于神农,人民众多,禽兽不足。于是神农因天之时,分地之利,制耒耜以教民农作,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,故谓之神农也。”黄帝大约生在炎帝之末世,那是一个乱世。《史记》说:“轩辕之时,神农氏世衰,诸侯相侵伐,暴虐百姓,而神农氏弗能征。于是轩辕乃习用干戈,以征不享,诸侯咸来宾从。而蚩尤最为暴,莫能伐。炎帝欲侵陵诸侯,诸侯咸归轩辕。轩辕乃修德振兵,治五气,艺五种,抚万民,度四方,教熊罴貔貅*虎,以与炎帝战于阪泉之野,三战,然后得其志。”这里的熊罴貔貅*虎,大约是以野兽命名的部落。从《史记》的这段记载可以看出,黄帝起事的肇始,便有变革的意义。
  班固《东都赋》提到汉光武中兴,说了一段有意思的话:“且夫建武之元,天地革命,四海之内,更造夫妇,肇有父子,君臣初建,人伦实始,斯乃伏羲之所以基皇德也;分州土,立市朝,立舟舆,造器械,斯乃轩辕氏之所以开帝功也。”实际上,班固在这里谈出了黄帝在历史上的功绩。《周易·系辞传下》谈到黄帝、尧、舜时代时说:
  神农氏没,黄帝,尧、舜氏作,通其变,使民不倦;神而化之,使民宜之。《易》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,是以“自天祐之,吉无不利”。黄帝、尧、舜垂衣裳而天下治,盖取诸《乾》《坤》;刳木为舟,剡木为楫,舟楫之利以济不通,致远以利天下,盖取诸《涣》;服牛乘马,引重致远,以利天下,盖取诸《随》;重门击柝,以待暴客,盖取诸《豫》;断木为杵,掘地为臼,臼杵之利,万民以济,盖取诸《小过》;弦木为弧,剡木为矢,弧矢之利,以威天下,盖取诸《睽》;上古穴居而野处,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,上栋下宇,以待风雨,盖取诸《大壮》;古之葬者,厚衣之以薪,葬之中野,不封不树,丧期无数,后世圣人易之以棺椁,盖取诸《大过》;上古结绳而治,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,百官以治,万民以察,盖取诸《夬》。
  这里谈到的黄帝、尧、舜的诸多之举,大都关系到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的发明与改造。上古时代社会生产力极为低下,能有以上的发明和改造,乃是“穷则变,变则通,通则久”之举,已是非常不简单的事了。
  对于百姓——社会的劳动者——黄帝也治理有方,使劳动者有所安、有所为。试看《淮南子》之形容:“黄帝治天下,而力牧、太山稽辅之,以治日月之行律,治阴阳之气,节四时之度,正律历之数,别男女,异雌雄,明上下,等贵贱。使强不掩弱,众不暴寡,人民保命而不夭,岁时熟而不凶,百官正而无私,上下调而无尤。法令明而不暗,辅佐公而不阿,田者不侵畔,渔者不争隈,道不拾遗,市不豫贾,城郭不关,邑无盗贼,鄙旅之人相让以财,狗彘吐菽粟于路,而无忿争之心。”这样的形容,就像《礼记·礼运》所描写的大同世界。在这里,劳动者获取了自己的利益,从而能很好地投身于劳动生产中去。《管子·任法》说是“黄帝之治天下也,其民不引而来,不推而往,不使而成,不禁而止。故黄帝之治也,置治而不变,使民安其法者也。”既要取得天下百姓的拥护,还要像牧马一样,须除去“害马”。《史记》之所谓“天下有不顺者,黄帝从而征之”,是其理也。黄帝得用武力来保卫自己开创出的局面。而蒋子《万机论》说得更为扎实:“黄帝之初,养性爱民,不好战伐。而四帝各以方色称号,交共谋之,边城日警,介胄不释。黄帝叹曰:‘夫君危于上,民安(乱)于下,主失于国,其臣再嫁,厥病之由,非养寇邪?今处民萌之上,而四盗元(亢)衡,递震于(予)师。’于是遂即(师)营垒,以灭四帝。向令黄帝若不龙骧虎变,而与俗同道,则臣民亦*(害)于四帝矣。”兵为天下利器,圣人不得已而用之。黄帝这样做,是有缘故的。
  黄帝时代,既然注重于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具等的发明和改造,又注重养民爱民,使劳动者有所安、有所为,还注重用武力来保护已经开创的局面,而生产工具和劳动者又是社会生产力的要素,那么,我们不妨说,在黄帝时代,是注重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的。作为首领,黄帝当然是远古时代推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伟大先驱。
  “人文初祖”的历史认可
  在黄陵县轩辕庙正殿里,写着“人文初祖”四字。这是对黄帝最有意义的评价。说到这里,我倒想起《全晋文》里挚虞写的《黄帝赞》来,其文曰:
  黄帝在位,实号轩辕,车以行陆,舟以济川。弧矢之利,弭难消患,垂衣而治,万国乂安。
  这篇赞文从人类文化角度歌颂黄帝的功德。实际上,翻开历史文献,见有诸多人类文化的发明创造都列在黄帝的名下,前面所引《周易·系辞下》的文字就是一例。这一现象,举不胜举,再如:
  (一)《古今注》:“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蚩尤作大雾,兵士皆迷,于是作指南车以示四方……黄帝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,常有五色云气、金枝玉叶止于帝上,有花葩之象,故因而作华盖也。”
  (二)《黄帝内传》:“轩辕战涿鹿,蚕神献丝,乃称织维之功。”
  (三)《史记》:“盖黄帝考定星历,建立五行,起消息,正闰馀,于是有天地神祗物类之官,是谓五官。各司其序,不相乱也。”
  (四)《拾遗记》:“轩辕考定历纪,吹玉律,正璇衡。”
  (五)《黄帝内传》:“黄帝升为天子,地献草木,述耕种之利,因之以广耕种。”
  (六)《古史考》:“黄帝始蒸谷为饭,烹谷为粥。”
  (七)《古史考》:“黄帝作车,引重致远。”
  (八)《拾遗记》:“轩辕变乘浮以造舟楫。”
  (九)《外记》:“或云黄帝命令仓颉为左史,制字。”
  (十)《拾遗记》:“轩辕始造书契服冕垂衣,故有衮龙之颂
  (十一)《吕氏春秋》:“昔黄帝令伶伦作为律……以为黄钟之宫。”
  (十二)《管子》:“黄帝以其缓急作五声,以政五钟。”
  (十三)《帝王世纪》:“黄帝命雷公,岐伯论经脉,旁通问难八十为《难经》,教制九针,著《内》、《外术经》十八卷。”
  (十四)《管子》:“黄帝钻鐩生火以熟荤燥,民食之,无肠腹之病。”
  (十五)《世本》:“黄帝见百物,始穿井;黄帝乐名《咸池》;黄帝造火食、旃冕。”
  我们还如马驌所说的,先排开其中的神话成分,再冷静地提出一个问题:以上的发明创造都是黄帝所为吗?
  这是不可能的,就从仓颉造字来看,他怎么也不会造出许许多多的字来取得众人的共识。文字的创造必然关系到许多代的许多人,不可能一下子创造出来。鲁迅在《门外文谈》中说:“但在社会里,仓颉也不止一个,有的在刀柄上刻一点圈,有的在门户上画一些画,心心相印,口口相传,文字就多起来,史官一采集,便可以敷衍纪事了。中国文字的由来,恐怕也逃不出这例子的。”要认定文字是黄帝命仓颉创造的,肯定有谬误。从这个例子可看出,把人类文化创造的一切功劳都归到黄帝身上,是不合乎实际的。柳诒徵《中国文化史》第一编第二章说道:“故洪水以前,实以黄帝为最盛之时。后世盛称黄帝,有以也。然黄帝时之制作,或恃前人之经验,或赖多士之分工,万物并兴,实非一手一足之烈。故知社会之开明,必基于民族之自力,非可徒责望于少数智能之士。而研究历史,尤当涤除旧念,着眼于人民之进化,勿认开物成务,为一人一家之绩也。”这段话说很在理。
  然而,前面所引的例子则把一切发明创造都加在黄帝身上,盖亦有因。《中国哲学发展史》(任继愈主编)说:“黄帝被看成华夏族的缔造者。传说黄帝造舟车、弓矢、屋宇、衣裳,其妻嫘祖养蚕,其臣仓颉造字,大挠作甲子,伶伦制乐器,人们把一切社会文明器物的发明权都奉送给黄帝。”“神话中的英雄祖先尚未脱离生产,受到群众的爱戴,与后世高高在上的帝王圣贤有根本的不同。这些传说表现出这样一种历史观:人类社会历史是由少数才智超群、贡献巨大的英雄人物创造的,这就是后来唯心史观的雏形,它在神话传说的形式下,肯定了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。”不可否认,历史上的人们把上古的文明创造权都加在黄帝身上,这是于理不合的,但它又于情相侔。黄帝,是上古时代的英雄祖先,他带领我们的先民去顶住大自然的压力,谋求生存和发展,繁衍后代,创造未来。那时每一个文明发明,无疑是属于那个时代的。而作为首领,他的身上焕发着时代精神,他的名声和灵魂已和时代融合在一起了。历史上的人们谁也不能把黄帝与黄帝时代分个一清二楚。于是索性把那个时代的一切文明发明,都全算到黄帝身上。因而“人文初祖”非黄帝莫属。
  这便是对黄帝“人文初祖”的历史认可。
  “中华始祖”的历史认可
  又有一个历史认可:黄帝是中华民族的祖先。这不是谁强加给人们的一个观念,而在浩长的历史中,早被国人所认可的。
  司马迁《报任安书》说他编写《史记》:余述历黄帝以来至太初而讫,百三十篇。史书《通典·序》也说:“故采五经群史,上自黄帝,至于我唐天宝之末。”《文献通考》卷二百五十《帝系考一》:“帝号历年,首列黄帝。”在史学家的眼里,黄帝自是华夏始祖。
  战国时的伟人诗人屈原,在《离骚》首句就提到他自己是“帝高阳之苗裔兮”。高阳是谁呢?《史记》说:“帝颛顼高阳者,黄帝之孙,而昌意之子也。”屈原是楚人,由他奠基的“楚辞”,有“书楚语,作楚声,纪楚地,名楚物”的特点,和当时的中原文化不尽相同。楚国当时还被中原国家看成“蛮夷”,所谓“南蛮*(左夬右鸟)舌之人”。但屈原肯定地说自己是高阳之苗裔,就等于承认自己的祖先是轩辕皇帝。这样的事情并不奇怪,因为在中华大地上,血统的承传不是固定于一地,而种族的融合也是常见的事了。周成王时,楚国始封君熊绎,就是颛顼的后代,屈原的祖先屈瑕又是楚武王熊通的儿子,受封于屈,以屈为氏。那么,高阳颛顼当是屈原的远祖,黄帝自是屈原的始祖。在古代文献中,记载以轩辕黄帝为始祖的事例还很多。《山海经·大荒西经》载:“有北狄之国,黄帝之孙曰始均,始均生北狄。”《山海经·大荒北经》载:“大荒之中,有山名曰融父山,顺水入焉。有人名曰犬戎。黄帝生苗龙,苗龙生融吾,融吾生弄明,弄明生白犬,白犬生牝牡,是为犬戎,食肉。”《山海经》虽是神话,如果我们取掉神话这一层,会看到其文中所写的氏族部落的名称,也在历史上出现过,说他们是黄帝苗裔,还值得考究。又《魏书》卷一《序纪》载:“昔黄帝有子二十五人,或内列诸华,或外分荒服,昌意少子,受封北土,国有大鲜卑山,因以为号。……黄帝以土德王,北俗谓土为托,谓后为跋,故以为氏。”从这里看,北魏托跋氏,亦以黄帝为始祖。《魏书》卷二十三载:“桓帝崩后,卫操立碑于大邗城南,以颂功德。云:‘魏,轩辕之苗裔’。”我们见到的魏墓志铭,如《北魏大妃李妃墓志》就写大妃李氏“鸿肇其于轩辕,宝胄启于伯阳”。还有《魏故持节左将军唐耀仗君墓志铭》也说墓主:“轩辕伊裔,陶唐厥遗。”在唐代,《河西节度副大仗鄯州都督安公神道碑铭》也写墓主:“公讳忠敬,字某,武威人也。轩辕帝孙,降及弱水,安息王子,以国为姓。”在这里,他们都认可自己的始祖是黄帝。吴越武肃王钱鏐在《钱氏九州庙碑记》里也称:“我钱氏实黄帝之苗,彭祖之裔。”
  历史在演变发展,千百年来,虽经世事变迁,朝代更替,民族融合,文化互渗,生活在中华大地上的华夏人,越是接受中华文化,就越感到自己的始祖是轩辕黄帝。而轩辕黄帝,已成为华夏祖国的代名词。所以鲁迅年轻时就写诗说:“灵台无计逃神矢,风雨如磐暗故园。寄意寒星荃不察,我以我血荐轩辕。”的确,以黄帝为中华始祖,已成为历史的认可。
  祭祀黄帝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
  由于以黄帝为始祖的历史认可,祭祀黄帝已成为中国人的传统。历史上祭祀黄帝的行事很多。古时以太牢祭黄帝轩辕氏,建三旗,列兵于左侧,行三献礼。《史记》:载汉武帝“北巡朔方,勒兵十馀万,还,祭黄帝冢桥山。”《汉书·王莽传》载:“九庙,一曰黄帝太初祖庙。”《通典》载:“后魏文武成帝东巡,历桥山,祀黄帝。”又载:“(隋)禡祭轩辕皇帝,……行三献之礼。”《全唐文卷三十五》载唐玄宗《改置黄帝坛制》曰:“倾者每祝黄帝,乃就南郊,又实有乖,礼亦非便,稽诸体式,理固不然。宜于皇城内西南,就坤地改置黄帝坛,朕当亲祀,以昭诚敬。”《文献通考·宗庙考十三》载:“(唐)代宗大历五年,鄜坊节度使上言,‘坊州轩辕皇陵阙,请置庙,四时列于祀典’从之。”清代康熙五十八年,朝廷派左春坊左赞善翰林检讨吴孝登为祭陵官奉命祭黄陵。乾隆十四年,清廷又派太常寺少卿钟衡奉命祭黄陵。二人均有诗作记其事。我们在轩辕碑廊看到,现存的祭庙碑从宋到民国都不缺。毛泽东在延安时也撰文去祭黄陵。黄陵桥山上,还可见到海外华人为纪念黄帝所立的碑石。
  海内外华人每年都有来拜谒黄陵的。陕西省及黄陵县每年都有在黄陵的祭祀活动。国家从明年要以国祭的方式开展祭黄陵活动,这也是有益之举。
  说到它有益,首先能唤起我们热爱中华民族的热情。能够团结全体华人,增强信心,振兴我中华。祭祀黄陵的本身就是弘扬民族精神。无论是中国大陆、台湾省或是特区港澳同胞,以及身居异国的海外华人,如果希望国家统一,领土完整,民族振兴,都应向我们中华始祖轩辕黄帝拜谒;血管里流着中国人的血液,基因里渗透着中华文化传统,来吧,把中国的事情做好,这才无愧于面对我们的伟大祖先。
  选自《黄帝祭祀与中华传统文化学术研讨会论文集》 陕西人民出版社 2007年9月
  

黄陵文典 黄帝研究卷/《黄陵文典》编纂委员会编.—西安:陕西人民出版社,2008.03

您是第 位访客!